猷假日回家,媽媽念及他在外面一定捨不得買水果吃,很殷勤的切蘋果、芭樂、楊桃、香梨、奇異果,大大的一盤,非常的豐盛。我在旁邊看到眼紅嚷嚷:「連奇異果都要削皮,我怎麼沒有這樣的待遇?」她理直氣壯的回我:「怎麼會沒有?以前我每天早上都削奇異果給你欸」。一下子想不起來:「我怎麼都不記得了,這是多久以前的事?」她有點心虛的說:「在紐西蘭啊」,我抗議:「拜託,這是23年前我們剛結婚的時候好不好?」她哈哈大笑。
清明連假,除了回北埔掃墓祭祖,猷大部份的時間都留在學校,準備期中考。週末沒有回家,媽媽請我問猷,星期日中午可不可以去學校找他吃飯,帶弟弟妹妹到草地上跑跑。猷說可以,我顧及他要準備考試,跟他說一小時就好。我們來回開了90分鐘的車程,出發前媽媽還特地請Nu到超市買了兩串香蕉要帶給哥哥,匆匆忙忙一個小時不到,吃完午餐,猷要回宿舍準備考試,弟弟妹妹想睡午覺,我們就回台北了。
晚餐弟弟妹妹都坐下來了,媽媽還在廚房忙東忙西,一邊洗鍋子一邊問要不要來一杯蜂蜜檸檬,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被照顧,不確定她是不是問我:「妳是問我嗎?」她笑眯眯的、表情冷靜的回答:「不是問你捏」,然後隨手把杯子遞給Nu。我摸摸鼻子低著頭扒兩口飯,用國台語說:「人生啊,還是當兒子比較好」,她又是哈哈大笑。
我坐在弟弟旁邊,顧著他吃飯,有點手忙腳亂。剛開始還能好好的大口吃飯,往往到後來在餐桌上就玩起來了,不是用手撈湯,就是把飯菜抹到一整個小餐桌上,有時候忍不住用手指輕輕彈他,故意把說話音量拉高,有警告的意思。Nu說:「爸,你對弟弟好像比較沒有耐心」,言下之意就是我對妹妹比較nice。我聽懂他的意思:「你對弟弟比較有耐心,下次吃飯的時候你來坐弟弟旁邊」,媽媽在旁邊附和:「贊成,就從明天晚餐開始」。他聽到猛搖頭:「不要不要不要」,連續三個不要,眼鏡都快搖下來了。隔兩天妹妹提醒我們:「小哥哥不是要坐在弟弟的旁邊嗎?」那個晚上,就那麼一次,Nu很甘願的坐在弟弟旁邊顧他吃飯,最後一個下餐桌,我竟然第一個把晚餐吃完。
晚上只要媽媽陪弟弟妹妹睡覺,他們兩個就會很興奮,妹妹說話說個不停,弟弟也是不斷的爬起來玩,嘴嘟嘟要親媽媽,一下子要喝ㄋㄟㄋㄟ,一下子哭著說想睡覺,要牽媽媽的手,然後反複循環。常常一拖就是個把鐘頭,兩個小孩還眼睛睜大大的,清醒的很。媽媽漸漸失去耐心,當我聽到她大聲說:「躺好啦」,我就會很快跑過去說:「我來處理」。於是,除了陪浴,陪睡也成為我的專長。媽媽陪他們睡,躺著但是心裡想著要起來洗衣服,做其他的事,可能這個心思被孩子識破了,知道她等一下會走開。我跟老婆說,要跟他們玩真的,我跟他們說,再不躺下來,大野狼就要來抓不睡覺的小孩囖,弟弟聽到大野狼一下子就躺平了。三個人比賽誰先睡著,通常不到十幾分鐘。兩個很快就入睡了,沒多久我也跟著睡覺了。
弟弟一起床就哭,要媽媽抱抱,媽媽一早在臥室浴室之間進進出出,忙著準備出門,沒有時間蹲下來跟他抱抱,他就會跑到廚房來找我。剛蹲下來要抱他,他的一隻小腿就像狗狗想尿尿一樣抬起跨到我的腿上,一直撒嬌的說:「爸爸抱起來」。假日弟弟妹妹兩個常常六點不到就起床,如果待在家裡沒有帶他們出去逛賣場,或是帶到外面公園玩,時間突然過得好慢,時鐘好像停了一樣,過了很久還不到早上九點。我們最期待的,就是弟弟去阿嫲家,他會打電話跟阿嫲講:「恩恩要去阿嫲家」。星期六早上送他去汐止,星期日傍晚接回來,這段期間家裡變得好安靜,稍微一說話就好像很大聲。真心覺得,住得離老婆娘家近真好、真幸福,不管是汐止還是北埔,只要有親人在的城鎮就很有溫度。
Nu去年十二月就確定有大學可以念了,沒有升學壓力,每天過得很悠哉,幾乎不曾看過他打開課本。本來就看不出來他第二天在學校有沒有考試,導師請他放學後盡快回家幫忙,意思是不要留在班上影響其他準備考試的同學。他心裡盤算著想參加最後一次高中組機器人比賽,如果取得台灣代表隊資格,年底要到布達佩斯參加世界大賽。我們提醒他去一趟歐洲不便宜,旅費要自籌的話,最好三四月開始打工存錢。別的同學要留校準備大考,他每天早早下午四點多就回到家,我們鼓勵他利用這段時間找工作,不想講太多次免得他又說讓他自己做決定嘛。
猷在三月中投了很多份簡歷,認真的在找暑假打工的機會。雖然只是學生的一份工讀,不在於賺了多少薪水,而是靠自己的付出,讓別人願意付錢,體驗有勞而獲,這才是真正的收穫。看到他們兄弟倆同時在找工作,覺得養小孩不就是期待這一天,希望他們長大獨立,離開父母的羽翼,有一天我們不在了,他們能自食其力好好活下去,開創自己的人生。
想起以前高中大學我都去打工,高中跟同學一起挨家挨戶推銷沖洗馬桶的清潔器,還記得大熱天在公寓爬樓梯汗流浹背,還被一位熱情的媽媽請到屋內喝冰涼的汽水,炎炎夏日,那個入口消暑的感覺到現在還記得。後來也試過保險公司,說是內勤,填了一大堆表單,說穿了是要我們出去推銷給親友。雖然沒有做幾天,商品一個都沒賣出去,同學媽媽反對他暑假出去打工,但是這個短暫經驗想起來還是很有趣。
大學接家教,教一個國中生英文和數學,剛開始進步很快,尤其是英文,可能是基期比較低,分數一下子拉高,我也教得很認真。後來幾次月考分數進步有限,好像碰到了瓶頸,我自己感到過意不去,覺得對不起他和他的家人,教了一學期就停了。暑假收到這個孩子寫給我很長的一封信,後來還打長途電話給我。他爸爸說因為他不認真,沒有進步,所以我不教了,聽了很心酸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?過得好不好?
大二大三暑假則是到桃園的紡織工廠打工,第一份工作是跟著一位法國技師安裝紡紗機台。暑假炎熱,密閉的工廠工作環境沒有冷氣,常常滿頭大汗,需要一直補充水份。下班後到籃球場打球,回宿舍洗個澡再吃飯,到福利社買零食喝飲料是最舒服的事。跟宿舍裡的幾位大哥都相處得很好,他們都很照顧我,讓我提早體驗社會人士的百態。第二份工作也是跟紡織業有關的化纖廠,這份工作非常需要勞力,搬運粗重含水量很高的紡紗倒入跟人一樣高的脫水機裡,高高瘦瘦的我有點力不從心。宿舍環境挺挑戰的,四個人一間宿舍,一開門就是很重的尿騷味,床頭幾十隻揮之不去的小蚊子,晚上睡不好,很不習慣,算是做得比較短的一份工作。
回憶起來,當年我暑假主動去找工讀的機會,主要動機是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,沒有經濟上的壓力,沒有父母的叮嚀或期待,也沒有想要賺錢買什麼東西。相較之下,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,真的比較單純,當時班上打工的只有兩三位同學,風氣不是很盛。猷和Nu現在工讀的動機跟我以前很不一樣吧,不論是什麼動機,每次我們在外面看到年輕人在加油站、便利商店、餐廳打工,願意自己付出勞力賺取工讀費的,我們都很欣賞。
Nu終於踩出去第一步,星期日到世貿展覽館幫一家通訊器材公司發傳單、換名片,一整天下來,站了九個小時,賺了1,400元和一個便當,他的心得就是自己好像不適合外場的工作。他喜歡動手,喜歡烘培做餐點,原屬意內場工作,剛好老婆喜歡的擴邦麵包在徵內場工讀生,我們把消息轉給他,他寄出履歷,隔了兩天,另外一家公司春水堂打電話來請他面試,當天晚上就決定去上班了。於是,他出去面試工作的晚上,就是我實習倒垃圾的第一天。
第一天上班從晚上六點到十點,十點二十分過後傳來一個訊息,他剛結束工作回家路上:「今天有做到的工作有送餐、洗餐具、餐具歸位、打烊工作、倒垃圾......等」。我馬上回他:「我今天在家裡也做了這些工作」,他說不一樣,他可是站著做了四個小時。同年齡的高中生有很大的比例喜歡舒服的待在家裡吧,只要願意走出去,願意做,都值得讚許。問他工作會不會累,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,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工讀生都做不久,他說老闆一直問他會不會給他太多工作,怕他太累。他說一點也不累,還可以交代他更多工作,做更多事。要是他在家幫忙,也會這麼說就好了。
過年前我們去日本旅遊,有一天晚上我在幫弟弟妹妹洗澡,老婆請猷和Nu到外面便利商店買咖啡,按照MAP.ME地圖顯示,450公尺外有一家7-11,應該不遠。幫弟弟妹妹洗完澡,我也洗好澡出來,看她嘴嘟嘟的問她怎麼了,原來是沒有買到熱咖啡,買了一個罐裝冰咖啡回來。他們不知道媽媽從來不喝冰咖啡的,請他們再去一趟,Nu一直說把冰咖啡加熱不就變成熱咖啡了,就是一副不想再出去的樣子,讓媽媽更不高興,猷趕緊制止他弟再繼續說,拉著他下樓。後來買了熱咖啡回來,猷在對面房間傳line過來:「媽,看在我們走兩公里路買咖啡的份上,笑一個OK?」後面還貼圖加了一個大大的熊貓臉。
還有一個週六上午,媽媽心血來潮,中午想準備刈包加高麗菜當全家午餐,請Nu到湖光市場買回來。他只好放下正在滑的手機,換著衣服一邊嘀咕的說,刈包不是全聯就有了,為什麼要走這麼遠?其實不過是200公尺和600公尺的差別,他不解的一直重複說全聯、全聯,讓人聽起來就是以為他不情願。後來我跟他一起出門,他說知道地方,上次帶他去買過清明節拜拜的東西。我們分頭進行,我負責到全聯買玄米油和早餐的饅頭、蔥油餅、紅豆包,他負責到湖光市場買媽媽交代的刈包。一路上他跟我line個不停,還是認為到全聯就好了,幹嘛捨近求遠。我跟他說前一天我們到合庫幫他開薪資戶,花了兩個小時,去湖光市場也不用多少時間,請他幫忙。他說沒有不幫忙,不去買的意思。他先回到家,聽媽媽說一進門還在講全聯,被她唸了幾句。
有一次口足畫家協會寄了聖誕卡片來請我們認購,真的畫得很好,我們看了覺得很感動,買了一套請猷寄給三個德國家庭。之後經常主動寄來,但不是每一次的主題都適合寄送給朋友,於是我們把它退回去了。寄來的卡片放在鞋櫃上面,有一天送完弟弟妹妹上學,我正想拿出去放到郵筒退回去,老婆說不用專程跑一趟,請Nu上學路上經過郵局順便寄。放在鞋櫃上好幾天了,一直躺在那裡,早上快八點剛好一起出門,提醒他,馬上回說他去學校來不及了,要坐捷運沒有順路。請他拿走放在書包,放學回來順路經過郵局幫忙放到郵筒,他還是嘴巴念念有詞。到了學校跟我line,說是誤解他了,沒有不幫忙寄,而是放學回來晚上再拿出去寄。
老婆常開玩笑說,等我們老了,還要應付青春期的弟弟,每天被氣到嘴嘟嘟的怎麼辦。我跟她說,還是疼女兒比較好,每天幫妹妹洗完澡,她就會深情款款的跟我說:「爸爸,我愛你」。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過來跟我親親抱抱,把她的臉靠過來跟我磨蹭,媽媽在旁邊看了搖搖頭,原來是這一招,以後她也要學起來。晚上睡覺也是緊緊的摟著我,又親又吻。我問她,兒子會這樣嗎?聽說青春期的女兒更不容易handle,有可能,到時候我們老了,沒力氣了,所以要在這個年紀更加珍惜每一個真情流露的時刻。我相信,不管孩子在長大的過程如何改變,愛是唯一的處方。
我觀察Nu,他很聰明,腦筋動得很快,遇到事情總是想著更快更省事的方法。有時候他的回答並非不情願,而是遇到問題隨時都在想一個替代方案,如何更省時省力。但是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,我們認為他應該要怎樣回答,與我們預期不一樣的答案就很容易產生誤會。以前我教他懶人讀書法,小時候我唸書做功課是為了想要趕快出去玩,猜老師考試會出什麼題目,所以總是看書看得很快,然後一溜煙就不見了。看來Nu有受到我的真傳,只是不是用在讀書上面。
一般人碰到不如意的事,難免會不開心,被事情的結果綁住了,忘了要從事情發生的原因去理解。我們跟高中時期的猷,以及現在的Nu,有時候也會這樣。現在的他們,很有自己的想法,很多時候他們想的跟我們想的不見得一樣。用我以前公司的標準,一定是找來訓誡一頓,說一是一,說二是二,哪有那麼多的理由,如果講了還做不到,要不然離開。他在學校和工作場合不會這樣跟別人說話,對家人會這樣,說話沒有顧忌,其實是他在家裡比較放鬆。我們現在的差別在於更有耐心去觀察他們每一個對話背後的原因,多了解他們的動機,就多一份理解與包容,所以再怎麼不開心,也是幾分鐘的事情。平心而論,猷不在的時候,Nu幫了家裡很多的忙,暑假過後家裡少了他,我們真的會很不習慣。所有他現在做的事,媽媽的每一個吩咐,放學路上去買高麗菜、買吐司、買香蕉、買雞蛋、領包裹、倒垃圾...我都要接手。
吃完晚飯,我看垃圾桶和回收的已經快要滿出來了,正式開始學習如何打包垃圾袋,回收分類。提了兩大袋垃圾到地下室,仔細的把回收分類好,我現在可以理解每天倒垃圾是一件瑣碎的事。倒完垃圾回來,我有點心機的問老婆:「Nu 是幾歲開始倒垃圾?」她正在喝咖啡吃餅乾:「他上次不是說他有8年倒垃圾經驗,應該是10歲開始跟哥哥一起去倒垃圾吧,怎麼了?」我心裡想,妹妹是公主,怎麼能叫女生去倒垃圾,我有點喘的說:「我決定培養弟弟8歲開始倒垃圾,提早兩年!」說著說著,屈指一算,還有五年半的時間得enjoy我的倒垃圾人生。
清明連假,除了回北埔掃墓祭祖,猷大部份的時間都留在學校,準備期中考。週末沒有回家,媽媽請我問猷,星期日中午可不可以去學校找他吃飯,帶弟弟妹妹到草地上跑跑。猷說可以,我顧及他要準備考試,跟他說一小時就好。我們來回開了90分鐘的車程,出發前媽媽還特地請Nu到超市買了兩串香蕉要帶給哥哥,匆匆忙忙一個小時不到,吃完午餐,猷要回宿舍準備考試,弟弟妹妹想睡午覺,我們就回台北了。
晚餐弟弟妹妹都坐下來了,媽媽還在廚房忙東忙西,一邊洗鍋子一邊問要不要來一杯蜂蜜檸檬,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被照顧,不確定她是不是問我:「妳是問我嗎?」她笑眯眯的、表情冷靜的回答:「不是問你捏」,然後隨手把杯子遞給Nu。我摸摸鼻子低著頭扒兩口飯,用國台語說:「人生啊,還是當兒子比較好」,她又是哈哈大笑。
我坐在弟弟旁邊,顧著他吃飯,有點手忙腳亂。剛開始還能好好的大口吃飯,往往到後來在餐桌上就玩起來了,不是用手撈湯,就是把飯菜抹到一整個小餐桌上,有時候忍不住用手指輕輕彈他,故意把說話音量拉高,有警告的意思。Nu說:「爸,你對弟弟好像比較沒有耐心」,言下之意就是我對妹妹比較nice。我聽懂他的意思:「你對弟弟比較有耐心,下次吃飯的時候你來坐弟弟旁邊」,媽媽在旁邊附和:「贊成,就從明天晚餐開始」。他聽到猛搖頭:「不要不要不要」,連續三個不要,眼鏡都快搖下來了。隔兩天妹妹提醒我們:「小哥哥不是要坐在弟弟的旁邊嗎?」那個晚上,就那麼一次,Nu很甘願的坐在弟弟旁邊顧他吃飯,最後一個下餐桌,我竟然第一個把晚餐吃完。
晚上只要媽媽陪弟弟妹妹睡覺,他們兩個就會很興奮,妹妹說話說個不停,弟弟也是不斷的爬起來玩,嘴嘟嘟要親媽媽,一下子要喝ㄋㄟㄋㄟ,一下子哭著說想睡覺,要牽媽媽的手,然後反複循環。常常一拖就是個把鐘頭,兩個小孩還眼睛睜大大的,清醒的很。媽媽漸漸失去耐心,當我聽到她大聲說:「躺好啦」,我就會很快跑過去說:「我來處理」。於是,除了陪浴,陪睡也成為我的專長。媽媽陪他們睡,躺著但是心裡想著要起來洗衣服,做其他的事,可能這個心思被孩子識破了,知道她等一下會走開。我跟老婆說,要跟他們玩真的,我跟他們說,再不躺下來,大野狼就要來抓不睡覺的小孩囖,弟弟聽到大野狼一下子就躺平了。三個人比賽誰先睡著,通常不到十幾分鐘。兩個很快就入睡了,沒多久我也跟著睡覺了。
弟弟一起床就哭,要媽媽抱抱,媽媽一早在臥室浴室之間進進出出,忙著準備出門,沒有時間蹲下來跟他抱抱,他就會跑到廚房來找我。剛蹲下來要抱他,他的一隻小腿就像狗狗想尿尿一樣抬起跨到我的腿上,一直撒嬌的說:「爸爸抱起來」。假日弟弟妹妹兩個常常六點不到就起床,如果待在家裡沒有帶他們出去逛賣場,或是帶到外面公園玩,時間突然過得好慢,時鐘好像停了一樣,過了很久還不到早上九點。我們最期待的,就是弟弟去阿嫲家,他會打電話跟阿嫲講:「恩恩要去阿嫲家」。星期六早上送他去汐止,星期日傍晚接回來,這段期間家裡變得好安靜,稍微一說話就好像很大聲。真心覺得,住得離老婆娘家近真好、真幸福,不管是汐止還是北埔,只要有親人在的城鎮就很有溫度。
Nu去年十二月就確定有大學可以念了,沒有升學壓力,每天過得很悠哉,幾乎不曾看過他打開課本。本來就看不出來他第二天在學校有沒有考試,導師請他放學後盡快回家幫忙,意思是不要留在班上影響其他準備考試的同學。他心裡盤算著想參加最後一次高中組機器人比賽,如果取得台灣代表隊資格,年底要到布達佩斯參加世界大賽。我們提醒他去一趟歐洲不便宜,旅費要自籌的話,最好三四月開始打工存錢。別的同學要留校準備大考,他每天早早下午四點多就回到家,我們鼓勵他利用這段時間找工作,不想講太多次免得他又說讓他自己做決定嘛。
猷在三月中投了很多份簡歷,認真的在找暑假打工的機會。雖然只是學生的一份工讀,不在於賺了多少薪水,而是靠自己的付出,讓別人願意付錢,體驗有勞而獲,這才是真正的收穫。看到他們兄弟倆同時在找工作,覺得養小孩不就是期待這一天,希望他們長大獨立,離開父母的羽翼,有一天我們不在了,他們能自食其力好好活下去,開創自己的人生。
想起以前高中大學我都去打工,高中跟同學一起挨家挨戶推銷沖洗馬桶的清潔器,還記得大熱天在公寓爬樓梯汗流浹背,還被一位熱情的媽媽請到屋內喝冰涼的汽水,炎炎夏日,那個入口消暑的感覺到現在還記得。後來也試過保險公司,說是內勤,填了一大堆表單,說穿了是要我們出去推銷給親友。雖然沒有做幾天,商品一個都沒賣出去,同學媽媽反對他暑假出去打工,但是這個短暫經驗想起來還是很有趣。
大學接家教,教一個國中生英文和數學,剛開始進步很快,尤其是英文,可能是基期比較低,分數一下子拉高,我也教得很認真。後來幾次月考分數進步有限,好像碰到了瓶頸,我自己感到過意不去,覺得對不起他和他的家人,教了一學期就停了。暑假收到這個孩子寫給我很長的一封信,後來還打長途電話給我。他爸爸說因為他不認真,沒有進步,所以我不教了,聽了很心酸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?過得好不好?
大二大三暑假則是到桃園的紡織工廠打工,第一份工作是跟著一位法國技師安裝紡紗機台。暑假炎熱,密閉的工廠工作環境沒有冷氣,常常滿頭大汗,需要一直補充水份。下班後到籃球場打球,回宿舍洗個澡再吃飯,到福利社買零食喝飲料是最舒服的事。跟宿舍裡的幾位大哥都相處得很好,他們都很照顧我,讓我提早體驗社會人士的百態。第二份工作也是跟紡織業有關的化纖廠,這份工作非常需要勞力,搬運粗重含水量很高的紡紗倒入跟人一樣高的脫水機裡,高高瘦瘦的我有點力不從心。宿舍環境挺挑戰的,四個人一間宿舍,一開門就是很重的尿騷味,床頭幾十隻揮之不去的小蚊子,晚上睡不好,很不習慣,算是做得比較短的一份工作。
回憶起來,當年我暑假主動去找工讀的機會,主要動機是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,沒有經濟上的壓力,沒有父母的叮嚀或期待,也沒有想要賺錢買什麼東西。相較之下,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,真的比較單純,當時班上打工的只有兩三位同學,風氣不是很盛。猷和Nu現在工讀的動機跟我以前很不一樣吧,不論是什麼動機,每次我們在外面看到年輕人在加油站、便利商店、餐廳打工,願意自己付出勞力賺取工讀費的,我們都很欣賞。
Nu終於踩出去第一步,星期日到世貿展覽館幫一家通訊器材公司發傳單、換名片,一整天下來,站了九個小時,賺了1,400元和一個便當,他的心得就是自己好像不適合外場的工作。他喜歡動手,喜歡烘培做餐點,原屬意內場工作,剛好老婆喜歡的擴邦麵包在徵內場工讀生,我們把消息轉給他,他寄出履歷,隔了兩天,另外一家公司春水堂打電話來請他面試,當天晚上就決定去上班了。於是,他出去面試工作的晚上,就是我實習倒垃圾的第一天。
第一天上班從晚上六點到十點,十點二十分過後傳來一個訊息,他剛結束工作回家路上:「今天有做到的工作有送餐、洗餐具、餐具歸位、打烊工作、倒垃圾......等」。我馬上回他:「我今天在家裡也做了這些工作」,他說不一樣,他可是站著做了四個小時。同年齡的高中生有很大的比例喜歡舒服的待在家裡吧,只要願意走出去,願意做,都值得讚許。問他工作會不會累,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,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工讀生都做不久,他說老闆一直問他會不會給他太多工作,怕他太累。他說一點也不累,還可以交代他更多工作,做更多事。要是他在家幫忙,也會這麼說就好了。
過年前我們去日本旅遊,有一天晚上我在幫弟弟妹妹洗澡,老婆請猷和Nu到外面便利商店買咖啡,按照MAP.ME地圖顯示,450公尺外有一家7-11,應該不遠。幫弟弟妹妹洗完澡,我也洗好澡出來,看她嘴嘟嘟的問她怎麼了,原來是沒有買到熱咖啡,買了一個罐裝冰咖啡回來。他們不知道媽媽從來不喝冰咖啡的,請他們再去一趟,Nu一直說把冰咖啡加熱不就變成熱咖啡了,就是一副不想再出去的樣子,讓媽媽更不高興,猷趕緊制止他弟再繼續說,拉著他下樓。後來買了熱咖啡回來,猷在對面房間傳line過來:「媽,看在我們走兩公里路買咖啡的份上,笑一個OK?」後面還貼圖加了一個大大的熊貓臉。
還有一個週六上午,媽媽心血來潮,中午想準備刈包加高麗菜當全家午餐,請Nu到湖光市場買回來。他只好放下正在滑的手機,換著衣服一邊嘀咕的說,刈包不是全聯就有了,為什麼要走這麼遠?其實不過是200公尺和600公尺的差別,他不解的一直重複說全聯、全聯,讓人聽起來就是以為他不情願。後來我跟他一起出門,他說知道地方,上次帶他去買過清明節拜拜的東西。我們分頭進行,我負責到全聯買玄米油和早餐的饅頭、蔥油餅、紅豆包,他負責到湖光市場買媽媽交代的刈包。一路上他跟我line個不停,還是認為到全聯就好了,幹嘛捨近求遠。我跟他說前一天我們到合庫幫他開薪資戶,花了兩個小時,去湖光市場也不用多少時間,請他幫忙。他說沒有不幫忙,不去買的意思。他先回到家,聽媽媽說一進門還在講全聯,被她唸了幾句。
有一次口足畫家協會寄了聖誕卡片來請我們認購,真的畫得很好,我們看了覺得很感動,買了一套請猷寄給三個德國家庭。之後經常主動寄來,但不是每一次的主題都適合寄送給朋友,於是我們把它退回去了。寄來的卡片放在鞋櫃上面,有一天送完弟弟妹妹上學,我正想拿出去放到郵筒退回去,老婆說不用專程跑一趟,請Nu上學路上經過郵局順便寄。放在鞋櫃上好幾天了,一直躺在那裡,早上快八點剛好一起出門,提醒他,馬上回說他去學校來不及了,要坐捷運沒有順路。請他拿走放在書包,放學回來順路經過郵局幫忙放到郵筒,他還是嘴巴念念有詞。到了學校跟我line,說是誤解他了,沒有不幫忙寄,而是放學回來晚上再拿出去寄。
老婆常開玩笑說,等我們老了,還要應付青春期的弟弟,每天被氣到嘴嘟嘟的怎麼辦。我跟她說,還是疼女兒比較好,每天幫妹妹洗完澡,她就會深情款款的跟我說:「爸爸,我愛你」。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過來跟我親親抱抱,把她的臉靠過來跟我磨蹭,媽媽在旁邊看了搖搖頭,原來是這一招,以後她也要學起來。晚上睡覺也是緊緊的摟著我,又親又吻。我問她,兒子會這樣嗎?聽說青春期的女兒更不容易handle,有可能,到時候我們老了,沒力氣了,所以要在這個年紀更加珍惜每一個真情流露的時刻。我相信,不管孩子在長大的過程如何改變,愛是唯一的處方。
我觀察Nu,他很聰明,腦筋動得很快,遇到事情總是想著更快更省事的方法。有時候他的回答並非不情願,而是遇到問題隨時都在想一個替代方案,如何更省時省力。但是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,我們認為他應該要怎樣回答,與我們預期不一樣的答案就很容易產生誤會。以前我教他懶人讀書法,小時候我唸書做功課是為了想要趕快出去玩,猜老師考試會出什麼題目,所以總是看書看得很快,然後一溜煙就不見了。看來Nu有受到我的真傳,只是不是用在讀書上面。
一般人碰到不如意的事,難免會不開心,被事情的結果綁住了,忘了要從事情發生的原因去理解。我們跟高中時期的猷,以及現在的Nu,有時候也會這樣。現在的他們,很有自己的想法,很多時候他們想的跟我們想的不見得一樣。用我以前公司的標準,一定是找來訓誡一頓,說一是一,說二是二,哪有那麼多的理由,如果講了還做不到,要不然離開。他在學校和工作場合不會這樣跟別人說話,對家人會這樣,說話沒有顧忌,其實是他在家裡比較放鬆。我們現在的差別在於更有耐心去觀察他們每一個對話背後的原因,多了解他們的動機,就多一份理解與包容,所以再怎麼不開心,也是幾分鐘的事情。平心而論,猷不在的時候,Nu幫了家裡很多的忙,暑假過後家裡少了他,我們真的會很不習慣。所有他現在做的事,媽媽的每一個吩咐,放學路上去買高麗菜、買吐司、買香蕉、買雞蛋、領包裹、倒垃圾...我都要接手。
吃完晚飯,我看垃圾桶和回收的已經快要滿出來了,正式開始學習如何打包垃圾袋,回收分類。提了兩大袋垃圾到地下室,仔細的把回收分類好,我現在可以理解每天倒垃圾是一件瑣碎的事。倒完垃圾回來,我有點心機的問老婆:「Nu 是幾歲開始倒垃圾?」她正在喝咖啡吃餅乾:「他上次不是說他有8年倒垃圾經驗,應該是10歲開始跟哥哥一起去倒垃圾吧,怎麼了?」我心裡想,妹妹是公主,怎麼能叫女生去倒垃圾,我有點喘的說:「我決定培養弟弟8歲開始倒垃圾,提早兩年!」說著說著,屈指一算,還有五年半的時間得enjoy我的倒垃圾人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