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幾天的綿綿細雨好不容易停了,週末早上帶著妹妹散步到江南街吃手工燒餅。沿著公園和人行道緩緩而行,看到郵局左轉進入秘密通道,兩三個小小帶狀公園藏身於巷弄之間,這是我喜歡住內湖的原因之一。
週六車輛稀少,行人不多。途中接到一通重要電話,一邊說著,妹妹在旁重複說她想玩溜滑梯,但是因為前夜下雨地面還有點潮濕,她有點失望。電話講完,低頭看著老婆的line,沒有幾個字,字裡行間看得出來她有一點生氣。妹妹一直說燒餅好吃,我顯得有點心不在焉,心裡想著趕緊回家。
吃完早餐走到馬路對面的7-11拿博客來寄來的書,牽著妹妹的手,突然間她低頭看著地面說:「我不要當你的女兒了」。我心裡一陣驚恐,表情故作淡定的問她:「為什麼呢?」她回答:「因為我要當你的兒子」,再問她一次:「為什麼呢?」妹妹不假思索地回我:「因為當兒子比較好啊」。我心想,弟弟出生前後,一直灌輸她已經變成姐姐了,要幫忙照顧弟弟。自己一直注意照顧弟弟的同時,千萬不能冷落了妹妹,怎麼她如此敏感,我心裡在想別的事,分了心她都知道。
孩子需要全心全意的陪伴,有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也能真情流露,感受到對方的心情。人與人之間的語言和文字表達本來也應該是如此,不帶任何條件,沒有太多色彩修飾。但是人長大之後,環境變得複雜了,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群組裡,有著不同的利益關係,或是有時候有不同的目的,應對進退變得比較世故,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。
以前有同事逢年過節一定送我禮物,甚至夜裡不辭辛勞騎著摩托車送到家裡來,只不過是小小的地方土產就笑納收下了。工作上仰賴這一兩位同事很多,背地裡也照顧他們不少,心想也許他們感受到所以送禮表達感激。職務調動之後,不再是他們的老闆,不打他們的考績,不用核定他們的加薪和獎金,聯繫就變少了。退休前聽說其中一位同事在新的部門工作和家裡有一些狀況,請他吃飯聊聊,想跟他聯繫表達關心,連line都不讀了。
有一位外國同事,認識十幾年了,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沒有放棄他,不改對他的信任。他感激在心,即使我職務調動,或退休了,早已不是他的直屬主管,每年春節初一早上,國外半夜時間,他一定準時打電話跟我拜年。母親過世、老婆生產、兒子女兒生日,他都記得,一定打越洋電話或來信問候,從不間斷。
幸運的是,像他這樣的同事有好幾個,不會因為我已經離開位高權重的職位,就不再聯繫。有時幾個同事來家裡探望,或是幾個老同事邀約定期聚餐。沒有了彼此的利害關係,才更顯得友情的存在。
這兩天用斷捨離的方法,整理line群組,仔細盤點竟然有62個群組,大致分類之後一口氣退出50幾個群組。Nu在旁邊看到,關心的問這樣做會不會讓我的朋友感覺很奇怪,或受到傷害。我跟他說,真正的朋友沒有line群組,還是會跟你保持聯繫,不會因為你退出群組就變成不是朋友。即使是幾個字的簡訊,一通電話,或是來家裡聊天、聚餐,沒有line,他們一樣會跟你常相左右。真正的朋友,他們在你生命的重要時刻,總是會適時出現。
退出群組,馬上有朋友打電話來關心,或私訊關切,聽到我的解釋,大都能理解。大部分的人不會因為你退出群組有任何改變。
一個人哪有能力跟幾百個朋友交心互相照顧呢?Line的英文原意是連線,就是聯繫的意思。過去我對群組的邀請從不拒絕,久而久之,訊息爆炸,同樣的貼文從不同的群組四面八方而來,我自己也推波助瀾,經常轉發到不同群組。三不兩時有空沒空就拿起手機滑一滑,時間就這樣點點滴滴流逝了。朋友之間的溫度並沒有因為這條線而增加,反而是被它網住了。說是朋友,每天line line line不完,可是要見一面很難。退出群組,反而開啓聊天室,跟兩三組朋友邀約爬山、聚餐吃飯,朋友不就是應該這樣常聚首?
外派前有一個習慣,每年過農曆年前會整理抽屜,留下一些東西,也丟掉一些東西。看到人生各個階段手寫留下來的通訊錄,總會拿起電話一一打給想要問候的朋友,即使相隔兩地,仍然維繫不少多年的友誼。有時候會到書店挑選幾張喜歡的卡片,認真手寫寄給朋友,往往收到回信,有來有往。這樣的習慣保持了很多年,一直到最近幾年電腦網路發達,不再拿筆寫信了,北埔老家抽屜裡的賀年卡早已發黃。
猷從德國寄聖誕卡回家,有點粗獷不拘的外國明信片,上面寫著他熟悉的線條般細長文字,隻字片語,是家人之間的問候關心。看了他的部落格,才知道這是他花了一個小時製作的卡片,冒著風雪寒冷走路到郵局寄回台灣的。懶得用line捎來祝福,反而不厭其煩親手寫卡片。
他對程式設計有濃厚興趣,總是拿高分,班上成績拿第一。看他一直念著要讀資工,卻對電子產品FB或line沒什麼興趣,有時候我會想他真的適合念資工嗎?其實是我多慮了。
去年聖誕節,猷手寫三張卡片,分別寄到德國三個接待家庭,表達他的祝福和感謝,他說用手寫的才有誠意,用手機滑一下,打幾個字,甚至FB還有生日提醒,沒有誠意。猷從德國回來半年多,每個禮拜跟三個home家還一直保持聯繫,經常問長問短,雖然是短短幾句話,他跟家人朋友維繫感情的方式既簡單又單純。
我在科技產業多年,很容易接受各種科技產品,但是資訊科技再怎麼發達便利,也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真誠原始的互動。看來我還是得跟自己的兒子好好學習。
週六車輛稀少,行人不多。途中接到一通重要電話,一邊說著,妹妹在旁重複說她想玩溜滑梯,但是因為前夜下雨地面還有點潮濕,她有點失望。電話講完,低頭看著老婆的line,沒有幾個字,字裡行間看得出來她有一點生氣。妹妹一直說燒餅好吃,我顯得有點心不在焉,心裡想著趕緊回家。
吃完早餐走到馬路對面的7-11拿博客來寄來的書,牽著妹妹的手,突然間她低頭看著地面說:「我不要當你的女兒了」。我心裡一陣驚恐,表情故作淡定的問她:「為什麼呢?」她回答:「因為我要當你的兒子」,再問她一次:「為什麼呢?」妹妹不假思索地回我:「因為當兒子比較好啊」。我心想,弟弟出生前後,一直灌輸她已經變成姐姐了,要幫忙照顧弟弟。自己一直注意照顧弟弟的同時,千萬不能冷落了妹妹,怎麼她如此敏感,我心裡在想別的事,分了心她都知道。
孩子需要全心全意的陪伴,有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也能真情流露,感受到對方的心情。人與人之間的語言和文字表達本來也應該是如此,不帶任何條件,沒有太多色彩修飾。但是人長大之後,環境變得複雜了,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群組裡,有著不同的利益關係,或是有時候有不同的目的,應對進退變得比較世故,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。
以前有同事逢年過節一定送我禮物,甚至夜裡不辭辛勞騎著摩托車送到家裡來,只不過是小小的地方土產就笑納收下了。工作上仰賴這一兩位同事很多,背地裡也照顧他們不少,心想也許他們感受到所以送禮表達感激。職務調動之後,不再是他們的老闆,不打他們的考績,不用核定他們的加薪和獎金,聯繫就變少了。退休前聽說其中一位同事在新的部門工作和家裡有一些狀況,請他吃飯聊聊,想跟他聯繫表達關心,連line都不讀了。
有一位外國同事,認識十幾年了,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沒有放棄他,不改對他的信任。他感激在心,即使我職務調動,或退休了,早已不是他的直屬主管,每年春節初一早上,國外半夜時間,他一定準時打電話跟我拜年。母親過世、老婆生產、兒子女兒生日,他都記得,一定打越洋電話或來信問候,從不間斷。
幸運的是,像他這樣的同事有好幾個,不會因為我已經離開位高權重的職位,就不再聯繫。有時幾個同事來家裡探望,或是幾個老同事邀約定期聚餐。沒有了彼此的利害關係,才更顯得友情的存在。
這兩天用斷捨離的方法,整理line群組,仔細盤點竟然有62個群組,大致分類之後一口氣退出50幾個群組。Nu在旁邊看到,關心的問這樣做會不會讓我的朋友感覺很奇怪,或受到傷害。我跟他說,真正的朋友沒有line群組,還是會跟你保持聯繫,不會因為你退出群組就變成不是朋友。即使是幾個字的簡訊,一通電話,或是來家裡聊天、聚餐,沒有line,他們一樣會跟你常相左右。真正的朋友,他們在你生命的重要時刻,總是會適時出現。
退出群組,馬上有朋友打電話來關心,或私訊關切,聽到我的解釋,大都能理解。大部分的人不會因為你退出群組有任何改變。
一個人哪有能力跟幾百個朋友交心互相照顧呢?Line的英文原意是連線,就是聯繫的意思。過去我對群組的邀請從不拒絕,久而久之,訊息爆炸,同樣的貼文從不同的群組四面八方而來,我自己也推波助瀾,經常轉發到不同群組。三不兩時有空沒空就拿起手機滑一滑,時間就這樣點點滴滴流逝了。朋友之間的溫度並沒有因為這條線而增加,反而是被它網住了。說是朋友,每天line line line不完,可是要見一面很難。退出群組,反而開啓聊天室,跟兩三組朋友邀約爬山、聚餐吃飯,朋友不就是應該這樣常聚首?
外派前有一個習慣,每年過農曆年前會整理抽屜,留下一些東西,也丟掉一些東西。看到人生各個階段手寫留下來的通訊錄,總會拿起電話一一打給想要問候的朋友,即使相隔兩地,仍然維繫不少多年的友誼。有時候會到書店挑選幾張喜歡的卡片,認真手寫寄給朋友,往往收到回信,有來有往。這樣的習慣保持了很多年,一直到最近幾年電腦網路發達,不再拿筆寫信了,北埔老家抽屜裡的賀年卡早已發黃。
猷從德國寄聖誕卡回家,有點粗獷不拘的外國明信片,上面寫著他熟悉的線條般細長文字,隻字片語,是家人之間的問候關心。看了他的部落格,才知道這是他花了一個小時製作的卡片,冒著風雪寒冷走路到郵局寄回台灣的。懶得用line捎來祝福,反而不厭其煩親手寫卡片。
他對程式設計有濃厚興趣,總是拿高分,班上成績拿第一。看他一直念著要讀資工,卻對電子產品FB或line沒什麼興趣,有時候我會想他真的適合念資工嗎?其實是我多慮了。
去年聖誕節,猷手寫三張卡片,分別寄到德國三個接待家庭,表達他的祝福和感謝,他說用手寫的才有誠意,用手機滑一下,打幾個字,甚至FB還有生日提醒,沒有誠意。猷從德國回來半年多,每個禮拜跟三個home家還一直保持聯繫,經常問長問短,雖然是短短幾句話,他跟家人朋友維繫感情的方式既簡單又單純。
我在科技產業多年,很容易接受各種科技產品,但是資訊科技再怎麼發達便利,也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真誠原始的互動。看來我還是得跟自己的兒子好好學習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